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辽西绿岛 生命之源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公布辽宁大黑山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辽宁省大黑山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国务院审定并公布。

辽西已基本丧失生态调解功能

“辽西绿岛,生命之源。”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卢嘉锡先生于1996年考察辽宁大黑山后的题词。所谓辽西,是指辽宁的西部地区,辖4个地级市并拥有千余万人口。长期以来,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导致辽西地区许多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最常见的是十年九旱、风沙肆虐。据了解,辽西的大部分地区已基本丧失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调解功能。也正因此,在辽宁各市历年的经济实力排名表中,排名靠后的多出自辽西。

大黑山保护区位于辽宁、内蒙古两省区的交界区域,西北与内蒙古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西南与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望,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了努鲁儿虎山山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完整的保护体系。尤其是辽宁大黑山保护区位于东部辽河平原向西部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又是东南的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的过渡区。

同时,大黑山还拥有两座千米高峰,其中海拔1074.7米的平顶山被誉为“辽西脊梁”。隆起的努鲁儿虎山脉不仅阻挡住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南侵,还形成了“雨屏”效应,比周边区域降雨量增加20%左右。除森林茂密外,还是辽宁第三大水库、辽西最大水库——白石水库的水源涵养区,这个水库是朝阳、阜新、锦州等市的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另外,西辽河、大凌河及北票境内的6条河流的发源地,都集中在保护区内,对保障辽宁中部、内蒙古东部和京津外围的生态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

大黑山保护区稀有和特有的动植物出人预料。往小了说,大黑山保护区是辽西地区天然的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往大了说,这里又是东北、华北和内蒙古植物的交汇地,全国共有八大植物区系,大黑山保护区独占3个,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且具有过渡特性。

保护区的野生植物共有101科869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5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2种。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野大豆、黄檗和紫椴外,还有多种特有的珍种狭域植物,如北票山楂、辽西朴树、辽西虫实等,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占辽宁省的41%。在保护区的阴坡和阳坡分布着的蒙古栎林和山杏林基本都是原生的,面积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63%,面积之大,全国罕见。

在保护区的核心区有一株野生的辽梅杏,因其花酷似梅花而得名,也是目前国内原生的唯一一株。普通的杏花均为6~7片单瓣且色浅,而辽梅杏的花瓣多达31片并呈重瓣状且色泽浓艳,极具观赏性,更出奇的是每花结双果。可喜的是,保护区已成功进行了辽梅杏的人工繁育并走向市场。

同时,保护区又处在两个动物区系交汇处,野生脊椎动物共有27目384种,尤其是苍鹰、金雕等猛禽类和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水鸟类较多,分别占辽宁省的45%和67%。近年来,还建立了辽西种鹿基地。

据大黑山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孙树琴介绍,辽宁大黑山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批建为市级,2002年晋升为省级,今年又升格为国家级,属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844公顷,是辽西地区现存唯一一块面积最大的天然森林。这里保留了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天然林比重达到82.6%,核心区的天然林比重则高达95.2%。保护区除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外,还在生态系统演替、物种进化、气候变化监测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极高的保护价值。

保护经费得到保障

保护区之所以保护得如此完好,有历史原因。历史上,大黑山是清朝嘉庆皇帝四女儿庄静公主的私人封地,还曾是蒙古族土默特右翼旗王府的封地,长期得到很好保护,甚至在20世纪也没被大面积砍伐。现在,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记者在保护区办公楼前看到两块牌子,一块是大黑山保护区管理处,另一块是大黑山特别管理区管委会,孙树琴身兼双职,为的是便于管理保护区周边4乡1镇。

据悉,保护区的一切经费均由市政府提供。新建的监测站可监测到半径60公里的范围。在日常工作中,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更是不敢有半点懈怠,一台巡山车在一年里竟跑了11万公里。

据专家介绍,大黑山保护区也有其脆弱性。一是保护区处于我国温带、暖温带两个气候带、3个植物区系、两个动物区系的交汇处,生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植被演替速度慢、生态恢复率低。二是保护区地处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国家一级生态敏感带,是阻挡科尔沁沙地南侵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这也正是国家将其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的良苦用心所在。